合肥悦美阅读指导中心
标题:
国外儿童绘本中的图书馆形象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5 23:46
标题:
国外儿童绘本中的图书馆形象
近几年,随着国内对于儿童阅读的重视和阅读推广实践的逐步开展,国内的儿童绘本出版也相应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人也借着当妈妈的便利,和孩子一起进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儿童绘本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体味着自己童年从未曾体味过的快乐和满足,享受着自己童年从未满足过的书香和阅读乐趣。相信很多为人父母的“大孩子”们都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又重新回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这也应该是做父母后上天对我们的恩赐吧!同时,由于本人图书馆学专业出身的缘故,对于所接触的引进版的儿童绘本中出现的图书馆(甚至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形象尤其感兴趣,并有意识地加以整理、分析。从中也有颇多的感触和启发,故在此与大家分享。
国外儿童绘本中,出现“图书馆”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一种情况是在故事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图书馆”这一活动场所。比如来自瑞典的波·R·汉伯格和爱娃·艾瑞克松创作的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描述了一个父母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对父爱的渴望和珍惜的温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和妈妈一起生活,与爸爸焦尼不在同一个城市。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在他和爸爸相聚的一天中,他告诉他们所碰到的所有人——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小男孩对爸爸引以自豪的神情跃然纸上。和很多读者一样,阅读本书,我收获了感动和温情,力量和坚强。但同时,我的头脑一直思索着其中所涉及的“图书馆”元素。试想,对于一个单亲孩子来讲,与父亲相聚的时光是很宝贵的,这一点从他的举止和行为中都可以洞悉。那么父子两个人相聚的一天都去了哪里呢?路边的热狗店、电影院、餐馆,这些也是我们身边的孩子们经常会去的地方,并常常想去的地方。接下来去的地方该是哪里?作者该通过什么样的生活场所作为舞台为我们展现父子俩重逢的温馨场景?——图书馆!狄姆和爸爸焦尼一起去了图书馆!让我们看看原文:
“我慢吞吞地站起来,朝借书的地方走去,爸爸也跟了过来。
扎着马尾辫,带着一副大眼镜的库妮拉坐在借书的地方。
她是常常到幼儿园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大姐姐。
‘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不过,借书的是我,不是爸爸。’我一边用手指着爸爸,一边说。库妮拉笑了起来。”
从这段简单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判断:第一,小男孩狄姆经常去图书馆阅读、借书、还书。图书馆在孩子的生活中的地位很重要,也很普遍,是孩子们经常要去的地方。图书馆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所以才会在和爸爸重逢的宝贵时光中安排去图书馆这一环节。这不由得令我的思绪开始飘到了现实:试想,我们身边的孩子,有多少孩子的生活中,图书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第二,小男孩狄姆和图书馆里的馆员关系不陌生,甚至很熟。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可以从小男孩去图书馆的频繁性中得到解释。去的次数多了肯定和管理人员不陌生了。其次,还可以理解为,小男孩所去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使小读者总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孩子们才会愿意去、喜欢去、经常去。图书馆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强烈的认知感和信任感。于是,我们还可以联想:国内的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态度如何呢?第三,从接下来的文字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国外图书馆的馆员会常常到周围的学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做故事姐姐,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读书。当然我们就更不要奢望国内的图书馆在此方面能有可比性了。其实还可以总结出来第四点:国外的孩子们从小就爱阅读,从小就喜欢、习惯利用图书馆这个庞大的知识资源库。国外的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比较高,服务做得很细致。国内的状况我就不细述了,想必大家都感同身受,且很多都是图书馆界人士。从这个小小的绘本中,可以引申出我们对国内图书馆的地位、作用、职能、服务、责任等的一系列的深层思考,应该是这本小绘本为我们额外传达出的大思考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5 23:55
其实,涉及图书馆的主题并非总是这么沉重,德国的弗朗齐斯卡·比尔曼的《吃书的狐狸》就以轻松幽默的口吻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爱书如命的狐狸的意外走红的故事,当然其中肯定会涉及到图书馆,这也是狐狸先生常去读书、吃书的场所,最后的主题仍然在为读者宣扬阅读的作用和收获。话说狐狸先生非常喜欢书,且喜欢书的方式与众不同:读后撒上盐和胡椒粉,一页一页地吃到肚子里去。因为这一爱好,狐狸先生搞得倾家荡产,于是想到一个好主意:跑到图书馆读书、借书,并拿回来吃书。可是好景不长,最终被人察觉,成为图书馆最不受欢迎的读者。于是,断了书粮的狐狸饥饿难忍,不得不铤而走险:抢劫。结果“没有任何抢劫经验”的狐狸终究落入了法网,被关进了监狱。对于狐狸先生来说,每天只有面包和水,看不到任何一本书,甚至连有文字的纸都看不到,这种针对狐狸先生的特殊惩罚,被认定应该是“中世纪最残酷的刑罚。”可不曾想,身处如此逆境的狐狸先生,竟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写小说,并由此成为了畅销书作家,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当然,吃书的爱好肯定是秉性难易,最终的童话般的结局却令人会心一笑。在这个故事中,“图书馆”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和舞台。而作者笔下的图书馆,也给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特别是针对狐狸先生这类超级大书虫来说,更是人间天堂了。且看书中的一些句子:
“但是,狐狸先生是谁呀?他可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早就盯上了一座房子,那里的书多的数也数不清,比他小时候最爱去的巷子里的‘好望角书店’多10倍、100倍,甚至是1000倍。
狐狸先生还没有走到房子跟前,就有一股诱人的浓浓书香飘进了他的鼻子里。
狐狸先生走进房子。啊,我的天!
像运动场一样宽敞的房间里,一眼望去全都是书,每个书架都满满当当的。
‘嗯!肯定好吃!肯定好吃!’狐狸先生不停滴吧嗒着嘴。而且,这里不用付钱就可以把书带走,简直像做梦一样。
从那以后,狐狸先生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他悄悄地品尝着每一本书的味道,闻一闻,舔一舔,偶尔还尝上几页,一旦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就全都塞进书包里,带回家慢慢吃。”
作者风趣、入微的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虫形象。其实我们细想,我们身边不是也有这样的狐狸先生吗?
接下来是图书馆员和一些读者发现书总是有残缺,甚至有些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管理员开始怀疑狐狸读者,因为印象中他从来只借书不还书。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在的图书馆实践工作中也常会碰到:书有破损,甚至丢书现象。可每次只借书不还书下次还能继续借倒有些不太现实。管理员开始暗中观察狐狸先生,终于目瞪口呆地见证了他吃书的全过程,图书馆的馆员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且值得我们思考:
“‘吃书贼!’管理员愤怒地大喊。
‘还不快把我们的书从你的臭嘴里吐出来!’”
看来管理员对“书贼”真是恨得咬牙切齿,人一发怒可能就不大注意自己的语言用词是否得当了。可后来的话也让我们对管理员的态度有些理解:
“‘你怎么可以这样糟蹋书?’管理员严厉地说。
‘从今天起,请你不要踏入图书馆半步!’
狐狸先生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家,他非常伤心,因为好日子就这样结束了。”
对图书馆的管理员来说,“吃书”行为是对书的一种亵渎,是“糟蹋书”,所以才对狐狸先生如此痛恨,并对其下了永远的禁令。可对于这本书的读者来说,估计很少有读者会对狐狸的“爱书至痴”并转成“吃”的行为反感的,反而从情感上倒是站在狐狸先生这方,含笑注视着这位超级大书虫。也许,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这样的“狐狸”在蠢蠢欲动?所以,很少有读者会去认真思考故事中图书馆员的反应和言辞是否得当。可偏巧碰到了我这样一个图书馆学专业的读者,也给我和所有图书馆的同仁们留下了一道思考题:假如你在工作中碰到了狐狸先生这类“爱书如痴至吃”的读者,你该如何应对?相信这个命题还是可以供诸位讨论和思考上一阵子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5 23:57
上文提到的弗朗齐斯卡·比尔曼的这只狐狸,一反过去故事中的反面角色,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带来了欢乐和遐想。其实,在国外的一些儿童绘本中,不仅是狐狸,连狼的形象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颠覆,特别是与阅读和书邂逅的狼。来自希腊的贝琪·布鲁姆的《一只有教养的狼》就是一例。其实,一看到书名我们就应该明白这本书的主题应该是有关读书与修养的故事。但因为其中也涉及到了“图书馆”这一公共服务机构且风格幽默风趣,故自觉值得介绍。一只漂泊的狼来到了一个农场,看到几只动物正在阳光下看书。先是很惊奇,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动物看书的。接着想用自己的“武力”在动物中取得自信和地位。不想令他吃惊的是,没读书的动物怕自己,而正在专心读书的动物不仅不怕,反而对其嗤之以鼻。大野狼可不喜欢自己受到蔑视,询问后才得知,大家蔑视自己的原因在于“没有教养”!于是,自尊心严重受挫的大野狼开始上学,学习读书和写字、到图书馆大量阅读、到书店买故事书读,每一次取得一些努力都跑到几只小动物面前去获得“肯定”和“认可”,可每次又总是被否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在这种寻求肯定和激励的反复中,大野狼终于成长为“一只有教养的狼”,得到了几只小动物的认可,并成为了好朋友。本书的亮点很多,可讨论的话题也很多,而绘者帕斯卡·毕尔特通过图画中的一些细节为我们细微地展现出了大野狼的不断成长,在大野狼的形象变化上,从一丝不挂到带着眼镜、到穿上衣服又到带着礼帽,其实都是一只暗示和表征。而涉及图书馆的部分不多,但同样精彩:
大野狼学习读书写字后,在爱读书的小动物面前仍被否定,于是
“……他直接跑到图书馆。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努力学习,连图书馆里布满灰尘的旧书都读了一大堆。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他可以流畅地念书,不需要丝毫停顿了。
‘现在呀,对他们来说,我一定是最棒的了。’他自言自语地说道。”
图书馆,作为书的海洋、知识的宝库恩泽滋养了世上无数的求知者,当然在这求知者的队伍中,也包括故事中的大野狼。于是,被别人否定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到图书馆通过阅读来寻求提升自我修养的捷径。这应该是图书馆的地位和功能的最直接体现。而且,图书馆馆藏中的那些“布满灰尘的旧书”(应该是古籍吧?)应该在世人的眼里充满着神秘和神圣感,似乎阅读这种书的人都是学问高深的老学究了。所以,大野狼在充分充电之后,满怀信心地觉得自己的学问一定超过了那些小动物们。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8-5 23:59
其实,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只体现于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上,图书馆本身还能成为绘本创作者创作的源泉和素材。一本书名就叫《大野狼》的图画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英国埃米莉·格雷维特笔下的格兔子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介绍大野狼的书,边走边看,看着看着,书里的狼就出现在兔子的身后。接下来怎样了?看着破损的书皮,兔子疑似遇难了。但作者却声明,在书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兔子被吃掉……这本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图画书《大野狼》,巧妙地再现了孩子听恐怖故事时的害怕心理。这本书的可道之处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精妙新奇,书籍本身的设计也颇富巧思,且很多细节使身在图书馆工作或经常出入图书馆的人们颇为熟悉。打开本书,版权页和书名页的背景是兔子家门前的脚垫,这个背景在最后一个跨页中仍被采用。脚垫上放着一张明信片和一张图书馆的新书通告传单。而奇妙的是,明信片是版权页,而新书通告则是书名页!新书通告中,“图书馆新书!”的标题非常醒目,而所介绍的新书恰好就是读者手中的这本书的封面,旁边还缀有图书馆名称“西奇公共兔书馆”和联系电话,下方是一个圆形的徽章图案,画面上有两只兔子在家门口的大树下认真阅读本书,上下均有文字:“请尽快到附近图书馆”和“借阅《大野狼》以及更多令人激动的兔书!”有意思是,这则新书通告传单中间的折痕清晰可见。
接下来开始进入正文:
“兔子到图书馆去。
他选了一本书,主题是……”
而对页的画面简洁地用一个塞满书的书架来表现图书馆,有趣的细节是,书架中有一本封面有兔子形象的图书尚未整齐地插入书架。这也是图书馆借阅库中经常看到的情形。书架上方是图书馆借阅书库悬挂的提示牌,上面只有一个字:“嘘!”而右边页面中的故事主角兔子正拿着这本《大野狼》,兔子所借的这本书和读者看到的本书同名且设计也相似。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处处尽显。接下来的一页表现的是兔子拿着书离开图书馆的情景,创作者用整个右页来呈现兔子借阅图书的封面,而这个封面也是本书的封面。而左页则是兔子的部分侧面,及其背后的图书馆大门和围栏,欧式的复古建筑风格,“图书馆”三个字格外醒目。当兔子打开借来的书本时,读者仿佛也打开了书,这种精巧的设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我们随着兔子先生的翻阅,首先看到的是扉页上贴着兔子图书馆的借书数据:借书袋、借书记录。借书袋中还插着图书馆常用的借书条,正面是图书馆名称和电话,还有借阅书名和借阅者,甚至还有该书的分类号,反面是两只兔子造型,两个耳朵则构成一个心形图案,设计很精巧。而右面扉页则是借书记录,上方除了图书馆名称和电话外,还有借阅提示“请在盖章日期之前还书或办理重借,过期归还讲罚款”。这无疑和后面故事的发展和结尾的独特处理埋下了伏笔,起到首位呼应的作用。而下方则是密密麻麻的这本书的借还记录,详细记载了每次借阅和归还时间。这两者对于很多读者,特别是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现代图书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图书馆特有的借阅元素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从这本书中让我们更多体会到的则是一种回忆。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兔子带着我们越来越深入地了解所借书对于“大野狼”的介绍,随后的跨页都被设计成一边是兔子看书的情形,一边是兔子所看的书中的内容。两者的丝丝入扣,严丝合缝真是令人感慨不已。而最后一个跨页的设计与前面呼应,还是兔子家门前的踏脚垫,上面散放着明信片、传单和信件,其中有一封读者可以打开取出信纸,原来是图书馆催兔子还书的信:
磨牙镇长田街
短尾窝
格兔子阁下:
亲爱的格兔子:
这封信是通知您,由埃米莉·格雷雷雷兔所著的《大野狼》已过期。
罚金已达112.57元。
请您尽快归还《大野狼》,我们将非常感谢。
这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有很多兔子在排队等候借阅。
请注意:只要《大野狼》过期不还,罚款便会每日增加。
图书馆主任
兔馆员 敬上
很显然,兔子失踪了!兔子的命运到底如何?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悬念,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答案。看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独具匠心,作为处女作就摘得国际绘本大奖,也确实是有其独到之处了。
在这本妙趣横生,悬疑不断的作品中,图书馆是故事展开的出发点,也是故事情节设计所撷取素材的源泉。从新书通告到借书卡、借书记录,甚至到最后的催还书通知,都给我们留下了独特且深刻的印象,也勾起了我们心中对于图书馆的向往和对传统图书馆的怀念。开头那则活泼有趣的新书通告模板,不仅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更让我们这些图书馆界人士联想起目前各自馆的新书通告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此种风格。且从这些细节可以推测,书中的“西奇图书馆”的新书推介服务是直接深入到每个读者家里的,由此可见其图书馆服务的细致和认真。那国内图书馆是如何开展相关服务的呢?如此看来,这则小小的新书通告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和营销方法提供许多的借鉴和思考。绘本创作的素材可以来源于图书馆,而绘本本身又给图书馆提供了诸多的思考和参考。而这是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的体现。
把图书馆元素如此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并设计的如此精妙独到、妙趣横生,《大野狼》是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况且,我们从作者对图书馆元素驾驭的熟练程度也可推断图书馆在其生活和求知中的重要性,从而还可进一步推论:沉醉于这本书的人、喜欢这本书的人,肯定也是喜欢图书馆,喜欢阅读的人。如此说来,本书在阅读推广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窥。
以上罗列的是目前一些引进版儿童绘本中的图书馆形象和展现方式,相信在给读者提供有趣咨讯的同时,也能带给我们图书馆界一些思考。当然,儿童绘本中还有关博物馆、美术馆的主题,比如《不能带气球进大英博物馆》、《玛蒂的名画奇遇》等,在给孩子提供有趣故事情节、有益知识的同时,也带给孩子一种向往和暗示:走!去图书馆!去博物馆!去美术馆去!这也是本文作者对此主题感兴趣并辑录相关主题绘本的最初动机和原因。相信,以后还会有系列文章以飨大家!
欢迎光临 合肥悦美阅读指导中心 (http://yuemeishuw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